发布日期:2023-12-29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12月18日,大雪纷飞,江苏首批通港达园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开工动员会在淮安市盱眙港口产业园举行,计划通过1年左右时间,将港口码头建到产业园内,将水运服务送到企业门口。这标志着我省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江苏内河航道总里程约2.4万公里,占全国的1/5,航道里程和航道密度在全国均居首位,具有发展水运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不过,目前全省干线航道网也还存在断点和堵点亟待打通,部分地方航运服务与产业需求间还未能实现“无缝对接”。 作为干线航道延伸的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就是内河航道网络的“神经末梢”。18日首批开工的3条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作用十分直接:淮安磨涧河提升工程对磨涧河航道淮河衔接段1.5公里航道进行整治,打通盱眙港口产业园码头至淮河航道瓶颈,计划2024年建成,支撑盱眙港口产业园高端重型装备、新型建材、粮油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淮安工业园区航道提升工程主要服务于工业园区危化品码头,布置17个泊位,年吞吐量约880万吨,将于2025年与码头同步建成,保障园区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徐州复新河提升工程对苏鲁省界至李楼闸约21.3公里航道提升改造,其中通航条件最差的沙庄大桥段2024年率先建成,将进一步畅通丰县水运外联通道,服务丰县港区邱庄作业区加快发展。 盱眙县港航中心主任章明明介绍,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具有建设里程短、项目实施快、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以淮安磨涧河为例,这条航道原先只能通行500吨级小船,此次改造疏浚后,2000吨级船舶可由淮河直达园区,将充分发挥各层次、各等级航道的组合效能,以“门到门”的水运服务,提升产业园区的吸引力,达到筑巢引凤的目的。 运量大、成本低、能耗省,水路运输有着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首批通港达园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的开工,打通了水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受到当地企业的高度关注。 开工现场,最早入驻盱眙港口产业园的企业之一江苏蓝雁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江辉难掩兴奋之情。他告诉记者,过去公司进货都要到几公里外的新港码头去接,从水运改汽运。磨涧河航道提升后,产业园的码头可以直通淮河,水泥、黄砂、钢材都可以直接在厂门口接货了。“不仅在进货环节一年可节约几十万元运费,而且产品运销今后可改陆运为水运,一下子将我们公司业务半径进一步拓展到500公里至1000公里的范围。目前园区内的企业都对下一步发展充满期待。”谈及未来企业布局,宋江辉信心满满。 航运网络的逐步完善,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也给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徐州、宿迁、淮安等运河沿线的设区市以航道等级提升纳规为招商引资的新亮点和新优势,已经吸引了润泽新材料、天合光能等14个百亿级企业沿干线航道落户,新增投资意向超1500亿元。 人因水而生,经济乘运而兴。今年以来,江苏交通运输部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水运江苏”的部署,加快干线航道成网,提升航道能级,推动二级航道从“骨架”向“网络”转变,同时提高干支互动效益,加快建设“覆盖更广、标准更高、联动更畅、效益更好”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取得阶段性成效。 统计显示,2023年1-11月,全省已完成内河干线%。三个月内调整完成了宿连航道按准二级预留全部前期工作;京杭运河苏南段“三改二”暨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顺利开工;常州德胜河魏村枢纽、宿连航道军屯河枢纽和沭新河南船闸已建成;无锡锡北线、丹金溧漕河丹阳段航道整治工程实现全线竣工 对标打造更具特色“水运江苏”的目标,眼下,江苏交通运输部门正着力统筹推进二级航道网规划建设。到2025年,使苏南运河达到准二级,实现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宿连航道实现三级航道全线贯通、二级航道预留到位。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海港集疏运能力显著提升。按照“连断点、畅干线、成网络、通长江、达海港”的总体思路,畅通内河集装箱运输核心通道,基本建成“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同时,再精准谋划一批里程短、实施快、效益好的“小快灵”通港达园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项目,以水路运输“门到门”,助推产业发展“加速度”,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25日表示,截至12月24日,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00万人次。 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海拔2252米的独岭,落日余晖下出现“丁达尔晚霞”美景,云朵和高山民宿在霞光里呈现出梦幻的颜色。 由香港艺术家及中小学生合作制作10座高达约4米的巨型木偶,以及逾250件嘉年华服饰及巡游作品在铜锣湾街头巡游。 从硬件布局打造数字技术、消费模式触网,到数字消费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各类智慧的数字工具正用便捷、可及且丰富的形式。 11月30日,2023年湖北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演练暨湖北省第四届森林消防职业技能竞赛在宜都市举行,该省18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参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