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28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建筑垃圾怎样做到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怎样助力“无废城市”“美丽宁波”建设? 市建材管理中心结合主题教育,以全力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4月下旬开始,在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征文活动。活动收到了一批具有属地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方案,为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向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层级跃升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推动工作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 特色亮点:石浦港淤积严重,疏浚淤泥的处置存在种种困难。象山县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部门协同,探索出了一条淤泥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的绿色之路,为保护港区生态环境、创建无废城市做出贡献。 有人说,月牙形的海湾会有记忆。石浦港,形如新月,是我国东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曾经,中国电影《渔光曲》驾小船出海从这里走向国际;后来,象山渔民千舟竞发过铜瓦门大桥宣告中国开渔。石浦港的迢迢流水见证了一座千年古镇向魅力港城的华丽转身。 现如今,这一避风良港却陷于泥沙淤积的困境之中。近年来,随着周边开发活动的加剧、宁海下洋涂围垦工程的影响,加入石浦港五个出口航道较窄,潮汐流速较慢,港内水动力逐渐减弱,泥沙淤积问题日益凸显,给石浦港带来了诸多困扰,如海域水深变浅,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生态服务功能受损,防灾抗潮和航道条件受威胁等。清理石浦港淤泥已迫在眉睫。 山重水复,淤泥清理“疑无路”。象山县渔业部门预估石浦港需要清理的淤泥量在1000万方以上,为消灭这个庞大的“水下组织”、维护石浦港的健康持续发展,该县采取了众多措施,可成效甚微。先是采取常规清淤,但范围有限、且无有效的处置方式及大面积的消纳处置场所,难以实现清理常态化。后又实行近海倾倒,可潮水又将泥沙带回重新淤积,且影响近海生态,该工作不得不被叫停。而理想的远洋倾倒计划需要科学评估及生态环境部批准,且费用较大,只得另寻他法。 柳暗花明,淤泥制砖“又一村”。石浦镇在采取传统办法清淤的同时,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长效可行的其他疏浚举措。在不断的否定和研究中,一个变废为宝的想法浮出水面,有代表提出由航道工程相关资质企业和资源化利用企业对淤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将疏浚泥加工成新型墙体材料。鉴于原大塘港疏浚泥、台州临海疏浚泥、北仑港疏浚泥制砖的经验,尊龙 凯时官网制作新型墙体材料可以较好地实现淤泥处理“不占地”“不反复”“不费钱”,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敲定了这一构想。 拨云见日,生态荡起“涟漪圈”。为了打好港区淤泥无废战役的翻身仗,县级有关部门步步为营,针对“淤泥制砖”开展了细致的可行性研究,最终探索出了清晰的实现路径,相信石浦港这颗东海明珠将在不久的将来再现新的“绿”动。样本送检,保证砖材“安全线”。为确保淤泥制成的砖体不会对居民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象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太湖东海局、宁波市建筑材料管理服务中心、宁波振和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经讨论决定,对石浦港疏浚泥及其烧结多孔砖样本进行了权威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正常。政府有为,打通政策“补给线”。县级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全力加强要素保障,一方面落实疏浚专项资金,另一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细化明确石浦港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科学指引淤泥制砖工作。部门上阵,做好配套“流水线”。为解决疏浚泥自然淡化时间长、翻用率较差问题以及满足炼泥、焙烧工艺的高要求,县资规、生态环保、港航等部门在石浦港沿线及宁波振和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附近多次开展调研踏勘,明确用地红线,结合产业要求,积极寻找建设一个500亩以上的场地和驳运码头,加快推进石浦港区疏浚泥资源化利用,助力无废城市创建。尊龙凯时 国际